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脾胃寒湿的中药方剂有哪些

2025.09.01 17:10

脾胃寒湿是中医常见证候,表现为腹胀、食欲不振、大便溏稀、舌苔白腻等,治疗以温中散寒、健脾化湿为主。针对此证,中医经典方剂如理中汤、平胃散、附子理中丸等效果显著,可根据具体症状加减配伍。

理中汤由人参、白术、干姜、甘草组成,温补脾阳,适合脾胃虚寒兼气弱;平胃散以苍术、厚朴、陈皮、甘草为主,侧重燥湿运脾,适用于湿浊内阻的脘腹胀满;附子理中丸在理中汤基础上加附子,增强温阳散寒之力,适合寒湿较重或四肢不温者。苓桂术甘汤通过茯苓、桂枝、白术、甘草配伍,能温化水湿,缓解寒湿停滞的眩晕或心悸。临床需结合个体差异调整,如湿重加藿香、佩兰,寒甚加吴茱萸。

使用上述方剂需注意辨证准确。脾胃寒湿与湿热证表现相似但治法相反,误用温燥药可能加重湿热。孕妇、阴虚内热者慎用附子、干姜等辛热之品。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避免加重湿邪。若症状持续或复杂,建议由中医师四诊合参后指导用药,避免自行长期服用。部分方剂含附子需先煎减毒,确保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