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腹部腹水怎么排出

2025.01.08 17:12

腹部腹水可通过限制水钠摄入、使用利尿剂、穿刺抽液、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原发疾病等方式排出。具体分析如下:

1.限制水钠摄入:限制水钠摄入是治疗腹水的基础措施。减少钠盐摄入可减少水钠潴留,减轻腹水症状。一般建议患者每日摄入钠盐不超过2g,同时限制水的摄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如血钠低于125mmol/L时更应严格限水。有助于减少体内的液体量,减轻肾脏的负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腹水的形成,并且有利于其他治疗措施发挥更好的效果。

2.使用利尿剂:利尿剂是常用的排出腹水的药物。常用的利尿剂有螺内酯和呋塞米等。螺内酯为保钾利尿剂,呋塞米为排钾利尿剂,通常两者联合使用。使用利尿剂时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尿量、电解质等情况调整剂量。通过促进肾脏对水和钠的排泄,增加尿量,从而减少腹腔内的液体量。但使用过程中要密切监测电解质情况,避免出现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的情况。

3.穿刺抽液:穿刺抽液是一种快速排出腹水的方法。当腹水量较大,引起患者严重腹胀、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可采用。穿刺抽液可直接将腹水抽出体外,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但这种方法只是一种姑息性治疗手段,因为腹水很容易再次形成。而且穿刺抽液有一定的风险,如可能导致感染、出血、低血压等并发症,所以在操作前后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穿刺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等情况。

4.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主要用于治疗肝硬化等引起的顽固性腹水。该手术通过在肝内建立门静脉与肝静脉之间的分流通道,降低门静脉压力,从而减少腹水的形成并促进腹水的吸收。不过,TIPS术后可能会出现肝性脑病等并发症,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的随访和管理,调整饮食结构,保持大便通畅,以减少肝性脑病的发生风险。

5.治疗原发疾病:治疗原发疾病是解决腹水问题的根本措施。例如,对于肝硬化患者,积极治疗肝硬化,改善肝功能;对于结核性腹膜炎患者,进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对于肿瘤患者,根据肿瘤的类型、分期等采取手术、化疗、放疗等相应的治疗措施。只有控制住原发疾病,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腹水的产生。如果原发疾病得不到有效控制,腹水即使暂时排出,也很容易再次出现。

在处理腹部腹水时,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整体状况,包括生命体征、电解质平衡、营养状况等。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多种方法可联合使用。在治疗过程中,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告知患者治疗的目的、可能出现的风险等,提高患者的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