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中医上讲的阴伤是什么

2025.07.09 08:32

阴伤是中医术语,指人体阴液不足或耗损导致的一系列病理状态。阴液泛指体内具有滋润、濡养作用的精微物质,包括津液、精血等。阴伤的核心在于阴虚内热,即阴不制阳引发的虚热证候,常见于慢性疾病、热病后期或过度耗损体质者。

阴伤的成因多样,长期熬夜、辛辣饮食、情志过极或久病耗损均可导致。典型表现为口干咽燥、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等。阴液亏虚时,脏腑失于濡养,如肺阴伤可见干咳少痰,胃阴伤易发饥不欲食,肾阴伤多伴腰膝酸软。中医强调阴阳互根,阴伤日久可能累及阳气,形成阴阳两虚。治疗以滋阴为主,辅以清热,常用方剂如六味地黄丸、沙参麦冬汤,需根据脏腑定位调整用药。日常可食用银耳、百合、山药等甘润之品,避免辛燥耗阴之物。

需注意阴伤与单纯津液不足的差异。津液损耗多为短期症状,如大汗或腹泻后的脱水;阴伤则是深层物质亏损,需长期调养。阴虚体质者慎用温补药物,误用可能加重虚火。诊断时需结合舌脉与全身症状,避免将实热证误判为阴虚火旺。治疗期间需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耗阴,情绪宜保持平和以防虚火妄动。若出现严重消瘦、持续低热等症状,建议中西医结合排查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