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中医伤阴动血是什么意思

2025.07.09 08:32

中医所说的伤阴动血是指因外感热邪、内伤情志或不当治疗等因素,导致人体阴液耗损、血分受损的病理状态。阴液泛指体内滋润、濡养的物质基础,血分则与血液运行及功能相关。伤阴动血的核心在于阴亏血热,或血不循经,引发一系列虚热或出血症状。

伤阴动血的病机多与热邪相关。外感温热病邪或长期阴虚内热,可灼伤津液,使阴血亏耗;情志郁而化火,或过服辛燥药物,亦会扰动血分。阴液不足时,虚热内生,表现为口干咽燥、潮热盗汗;若热迫血妄行,则可能出现衄血、咳血、皮下瘀斑等出血倾向。例如温病后期常见阴伤动血,或肝郁化火导致的崩漏,均属此类。治疗需兼顾滋阴降火与凉血止血,如选用生地、玄参等养阴药,配合丹皮、赤芍等清血分热。

临床需注意区分虚实。热盛伤阴属实热证,需清热为主;久病阴亏属虚热证,宜滋阴为重。出血症状需辨明部位与病因,如咯血可能与肺阴不足相关,便血则需考虑肠热或脾不统血。治疗避免过度苦寒以免伤胃,亦不可一味收敛止血而忽视热邪清除。饮食宜清淡,忌辛辣燥热之物,可适当食用银耳、百合等润养之品。此类证候的调护需结合体质,长期阴虚者尤需防反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