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垂体瘤是什么,由什么引起的

2025.08.15 17:14

垂体瘤是一种发生在垂体腺的良性肿瘤,垂体腺位于脑部底部,负责分泌多种激素,调节身体的生长、代谢和生殖等重要功能。垂体瘤的形成通常与基因突变有关,这些突变可能导致细胞的异常增殖,从而形成肿瘤。虽然大多数垂体瘤是良性的,但其生长可能会影响周围结构,导致各种临床症状。

垂体瘤的类型主要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功能性垂体瘤会分泌过量的激素,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内分泌失调的症状,例如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可能引起肢端肥大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可能导致库欣综合症。非功能性垂体瘤则通常不分泌激素,可能在无明显症状的情况下逐渐增大,最终压迫邻近的脑组织,导致头痛、视力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垂体瘤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某些内分泌疾病可能与其发生有关。

在面对垂体瘤时,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患者如出现持续性头痛、视力模糊、月经不规律或性功能障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影像学检查如MRI或CT扫描可以帮助确认肿瘤的存在及其大小。治疗方法通常包括药物治疗、放疗和手术,具体方案需根据肿瘤的类型、大小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来制定。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功能性垂体瘤的激素分泌,而手术则适用于较大或对周围结构造成压迫的肿瘤。放疗则常用于无法完全切除的肿瘤或复发病例。定期随访和监测也是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关注身体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问题,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