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什么是小儿慢性骨髓炎

2025.07.29 15:21

小儿慢性骨髓炎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骨髓炎症,通常发生在儿童的长骨部位。这种疾病的特点是长期存在的骨髓炎症,可能伴随骨组织的破坏和骨髓腔的脓肿形成。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且一旦发生,病程可能较为漫长,治疗过程复杂。

慢性骨髓炎的发病机制通常与细菌感染有关,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能源于外伤、手术或血液传播等途径。初期症状可能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和红热,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持续性疼痛、活动受限以及脓液排出等症状。由于慢性骨髓炎的症状通常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导致病情加重。影像学检查,如X光、CT或MRI,可以帮助确诊,显示骨髓腔内的病变情况。治疗通常包括抗生素的使用和外科手术,目的是清除感染、修复受损骨组织。

在治疗过程中,家长需要特别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定期进行复查,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增强免疫力,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对于正在接受治疗的儿童,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以防止病情加重。心理支持也不可忽视,长期的疾病可能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影响,家长应给予足够的关心和理解,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的治疗信心。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和复诊,是确保治疗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