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6个月的孩子怎么判断有没有佝偻病

2025.09.18 16:35

6个月大的孩子可以通过观察症状和体征初步判断是否存在佝偻病。佝偻病主要由维生素D缺乏引起,早期表现为易激惹、睡眠不安、多汗,尤其是头部出汗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颅骨软化按压枕骨或顶骨时类似乒乓球感、囟门闭合延迟、肋骨串珠样隆起、手腕或脚踝增宽等骨骼改变。若发现这些异常,需及时就医进行血液检测如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和X线检查以明确诊断。

佝偻病的发生与维生素D摄入不足或日照缺乏密切相关。母乳喂养的婴儿若未补充维生素D,或配方奶摄入量不足,均可能引发营养性佝偻病。早产儿、低体重儿或患有肝肾功能障碍的婴儿风险更高。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如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降低、血磷偏低、碱性磷酸酶升高等。X线检查可见骨骺端增宽、模糊或杯口状改变,有助于确诊。早期干预可通过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改善预后,避免骨骼畸形等后遗症。

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预防佝偻病。婴儿出生后数日即可开始每日补充400IU维生素D,母乳喂养者更需重视。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但避免阳光直射,选择树荫或遮阳处接受散射光。定期进行儿童保健体检,监测生长发育指标。若发现异常体征如方颅、鸡胸、O型腿等,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饮食上逐步添加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辅食,如强化米粉、蛋黄等。避免过度包裹婴儿导致出汗增多,影响维生素D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