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得了佝偻病

2025.09.08 17:10

佝偻病的判断可通过观察头部囟门闭合延迟、肋骨与胸骨连接处出现串珠样隆起、四肢骨骼变形如X型或O型腿、牙齿萌出迟缓且排列不齐、夜间睡眠不安伴多汗。具体分析如下:

1.头部囟门闭合延迟:正常婴儿前囟门在12-18个月逐渐闭合,佝偻病患儿可能延迟至2岁后仍未闭合。颅骨软化表现为按压枕部时有乒乓球样弹性感,多见于3-6个月婴儿。

2.肋骨与胸骨连接处出现串珠样隆起:肋骨软骨交界处因钙化不良形成圆形凸起,触诊可发现串珠状排列。严重者可能出现郝氏沟,即肋骨下缘因膈肌牵拉内陷形成的横向凹陷。

3.四肢骨骼变形如X型或O型腿:下肢承重后出现膝内翻或外翻,常见于1岁以上行走期幼儿。腕踝关节增粗呈手镯脚镯样改变,长骨远端骺板增宽可通过X线检查确认。

4.牙齿萌出迟缓且排列不齐:乳牙通常在6-8个月萌出,佝偻病患儿可能延迟至10个月后。牙釉质发育不良表现为牙齿表面粗糙、易龋齿,牙列拥挤或间隙异常。

5.夜间睡眠不安伴多汗:患儿易惊醒、哭闹,头部出汗较多形成枕秃。与室温无关的多汗现象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需结合其他体征综合判断。

佝偻病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避免仅凭单一症状下结论。日常需保证充足日照时间,合理补充营养制剂,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指标。早期干预可有效改善骨骼畸形,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