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什么类型的鱼肝不可以食用

2025.09.18 16:35

某些鱼类的肝脏含有高浓度毒素,不宜食用。例如鲨鱼、鳕鱼、马鲛鱼等大型深海鱼类的肝脏可能积聚过量维生素A或海洋毒素,食用后易引发中毒反应。河豚肝脏含有剧毒河豚毒素,绝对禁止摄入。

鱼肝不可食用的主要风险来自两类物质:脂溶性毒素与过量维生素。深海鱼类肝脏易富集汞、镉等重金属,以及雪卡毒素等海洋污染物。部分鱼类肝脏的维生素A浓度可达每日需求量的数百倍,短期大量摄入会导致头痛、呕吐甚至肝损伤。河豚肝脏的神经毒素0.5mg即可致命,且高温烹饪无法分解。北极熊肝脏因同样含超量维生素A,也被列为禁忌,虽非鱼类但原理相似。

处理鱼类时需彻底分离肝脏与其他部位,避免交叉污染。出现恶心、视力模糊等中毒症状应立即就医。孕妇及儿童更需警惕,过量维生素A可能致畸。购买水产时选择正规渠道,不食用来源不明的鱼内脏。若需补充鱼油,应选择经脱毒处理的商业制品,而非直接食用鱼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