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跟腱周围炎怎么治疗

2025.09.15 22:25

跟腱周围炎的治疗方法包括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局部冷敷缓解炎症、使用弹性绷带固定保护、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减轻疼痛、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增强肌腱韧性。具体分析如下:

1.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急性期需立即停止跑跳等高强度活动,减少跟腱牵拉刺激。建议选择游泳或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替代,休息时间不少于2周。慢性患者可逐步恢复运动,但需控制单次训练时长不超过30分钟,每周增量不超过10%。

2.局部冷敷缓解炎症:发作48小时内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患处,每次15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低温能收缩血管减少组织渗出,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注意避免皮肤冻伤,慢性期可改用冷热交替敷法促进血液循环。

3.使用弹性绷带固定保护:采用8字形缠绕法从足弓向上包扎,压力需均匀适度。绷带可限制跟腱过度伸缩,降低二次损伤风险。夜间睡眠时拆除绷带,配合足踝中立位支具效果更佳,固定周期通常为3-4周。

4.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减轻疼痛:选择对胃肠道刺激较小的药物,如塞来昔布或美洛昔康,餐后服用每日1-2次。用药不超过7天,合并消化道溃疡者需联用质子泵抑制剂。疼痛缓解后应逐步减量,避免掩盖病情延误治疗。

5.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增强肌腱韧性:炎症消退后开始离心训练,如台阶踮脚下降练习,每日3组每组15次。逐步加入提踵、平衡垫站立等动作,配合筋膜枪松解腓肠肌粘连。训练后出现酸痛属正常现象,持续超过48小时需调整强度。

治疗期间需穿着足跟缓冲良好的运动鞋,避免硬质鞋底加重摩擦。体重超标者应制定减重计划,减轻跟腱负荷。症状持续6周未改善需排查是否合并跟腱部分撕裂,必要时进行超声检查。康复后运动前务必做好足踝动态拉伸,训练量遵循循序渐进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