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抗核抗体是检查什么的

2025.09.23 10:48

抗核抗体是一种用于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指标,主要用于筛查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通过检测血清中抗核抗体的存在及滴度,可以辅助判断是否存在自身免疫异常。

抗核抗体检测的原理是基于免疫荧光技术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观察血清中是否存在针对细胞核成分的抗体。正常情况下,抗核抗体应为阴性,但部分健康人群也可能出现低滴度阳性。若检测结果显示高滴度阳性,通常提示可能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不同荧光核型对应不同疾病,例如均质型多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斑点型可能提示干燥综合征。除筛查外,该检测还可用于疾病活动度监测,但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进行抗核抗体检测前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部分药物可能影响检测结果,需提前告知医生。检测结果需由专业医生解读,单一指标不能确诊疾病。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均可能出现,必要时需重复检测或结合抗dsDNA抗体、抗ENA抗体谱等进一步检查。育龄期女性阳性率较高,但若无临床症状可能无需干预。检测结果异常时应及时就诊风湿免疫科,避免自行解读延误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