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中医中胆经的位置和作用是什么

2025.09.02 16:43

在中医理论中,胆经是十二经脉之一,循行于人体侧面,从头部延伸至足部,主司决断与疏泄,与肝胆功能密切相关。胆经不仅调节胆汁分泌,还影响情绪、消化及气血运行,是人体重要的能量通道之一。

胆经起于眼外角的瞳子髎穴,沿头部侧面下行至耳后,再经颈部、肩部、胁肋部,最终沿下肢外侧前缘止于足第四趾外侧的足窍阴穴。胆经与肝经互为表里,共同维持气机疏泄。胆主决断,与情绪管理相关,胆经不畅易出现焦虑、失眠或偏头痛。胆经循行经过胸胁,若气血瘀滞可能引发胁痛或胆囊问题。胆经还影响下肢活动,经络不通时可表现为髋关节或膝关节不适。

调理胆经需结合体质,避免过度刺激。日常可轻敲胆经或按压关键穴位如风池、肩井、阳陵泉以促进气血流通。饮食上少油腻,避免加重肝胆负担。情绪波动较大时,胆经易受影响,需注意疏解压力。若出现严重症状如持续疼痛或消化异常,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避免自行过度治疗。胆经养护需长期坚持,配合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以维持整体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