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怎样确诊真菌性鼻窦炎

2025.06.30 16:17

真菌性鼻窦炎的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鼻内镜检查、病理学检查、真菌培养。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表现:真菌性鼻窦炎常见症状包括鼻塞、流脓性或血性鼻涕、头痛、面部胀痛等。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嗅觉减退或发热。非侵袭型症状较轻,侵袭型可能出现眼部或颅内并发症。慢性病程多见,急性发作时症状加重。需与其他类型鼻窦炎鉴别,如细菌性或过敏性鼻窦炎。

2.影像学检查:CT是首选检查方法,可显示鼻窦内高密度影、钙化灶或骨质破坏。侵袭型可见窦壁骨质侵蚀及周围组织侵犯。MRI对软组织分辨率更高,有助于判断病变范围。影像学表现需结合临床,单纯影像不能确诊。

3.鼻内镜检查:通过内镜可直接观察鼻腔及鼻窦内病变,常见黏膜水肿、息肉或坏死组织。侵袭型可见黑色痂皮或干酪样分泌物。内镜下取材可提高病理检查准确性。检查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损伤周围结构。

4.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是确诊金标准,镜下可见真菌菌丝或孢子。侵袭型可见组织坏死及血管浸润。标本需及时固定送检,避免污染。病理结果需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5.真菌培养:取鼻腔或鼻窦分泌物进行培养,可明确真菌种类。培养周期较长,阳性率受取材影响。结果阴性不能排除诊断。培养有助于指导药物选择,但非必需检查。

确诊需多学科协作,避免漏诊或误诊。治疗前需评估全身状况,尤其免疫功能低下者。用药期间监测肝肾功能,警惕药物不良反应。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复发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