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抽动症按摩穴位都有哪些

2025.09.11 19:34

抽动症按摩穴位可选择百会穴、风池穴、合谷穴、太冲穴、足三里穴。具体分析如下:

1.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按摩百会穴有助于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缓解头部不适,对抽动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按摩时可用指腹轻柔按压,每次持续3至5分钟,力度适中,避免过度刺激。

2.风池穴:位于后颈部,枕骨下两侧凹陷处。按摩风池穴可舒缓颈部肌肉紧张,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对抽动症伴随的颈部不适有帮助。按摩时用拇指按压,配合轻柔旋转,每次2至3分钟。

3.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中点处。按摩合谷穴能调节气血运行,缓解肢体抽动症状。按摩时用拇指和食指捏压,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每次持续1至2分钟。

4.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按摩太冲穴有助于疏肝理气,缓解情绪波动对抽动症的影响。按摩时用拇指按压,力度由轻渐重,每次2至3分钟。

5.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按摩足三里穴可增强脾胃功能,改善体质,对抽动症的长期调理有益。按摩时用拇指或掌根按压,每次3至5分钟。

按摩穴位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避免用力过猛或长时间刺激同一部位。体质虚弱或皮肤破损者慎用,出现不适及时停止。按摩仅为辅助手段,需结合其他治疗方式综合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