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疝怎样预防

2025.08.11 14:18

脑疝预防需及时处理颅内压增高、避免头部外伤、控制高血压、规范使用脱水药物、密切监测高危患者。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处理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是脑疝发生的关键诱因,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并针对性干预。对脑水肿患者可采取头高位体位,促进静脉回流。急性期需限制液体入量,避免加重脑水肿。必要时行脑室引流或去骨瓣减压术,降低颅内压力。

2.避免头部外伤:头部受到外力冲击可能导致颅内血肿或脑组织移位。日常生活中需佩戴安全头盔,遵守交通规则。高空作业或运动时做好防护措施。婴幼儿需避免剧烈摇晃,防止发生摇晃婴儿综合征。

3.控制高血压:长期高血压易导致脑血管病变,增加脑出血风险。规律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饮食上减少钠盐摄入,避免情绪激动或过度劳累。合并糖尿病或高脂血症者需同步管理,维持血管弹性。

4.规范使用脱水药物:甘露醇等脱水剂可快速减轻脑水肿,但过量使用可能引发电解质紊乱或肾功能损伤。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和速度,监测尿量及血生化指标。交替使用呋塞米等利尿剂时,需注意补钾以避免低钾血症。

5.密切监测高危患者:脑肿瘤、大面积脑梗死或颅脑术后患者需重点观察。定期评估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及生命体征。出现头痛加剧、呕吐或呼吸异常时立即复查CT。护理中避免用力咳嗽或便秘等增加腹压的行为。

预防过程中需结合个体情况制定方案,尤其关注老年人和儿童的特殊性。医疗操作需轻柔,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定期随访对潜在风险早发现早干预,降低脑疝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