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妊娠期心脏病怎样治疗

2025.04.27 16:26

妊娠期心脏病的治疗主要包括密切监测心功能、合理控制液体摄入、谨慎选择药物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多学科协作管理。具体分析如下:

1.密切监测心功能:妊娠期心脏病需定期评估心脏功能,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动态观察心脏负荷变化。出现心悸、气促等症状时需及时干预,必要时住院治疗。监测胎儿发育情况,避免心脏功能恶化影响母婴安全。

2.合理控制液体摄入:限制钠盐摄入以减少水钠潴留,避免加重心脏负担。每日液体摄入量需个体化调整,尤其对合并心力衰竭者需严格管理。监测体重变化及尿量,预防肺水肿等并发症发生。

3.谨慎选择药物治疗:根据心脏病类型及妊娠阶段选用安全性较高的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避免使用致畸或影响胎儿发育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用药期间需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4.适时终止妊娠:对心功能严重受损或出现产科指征者,需评估终止妊娠的时机与方式。阴道分娩或剖宫产需结合心脏功能及产科条件决定,分娩过程中加强血流动力学监测,预防心力衰竭等危急情况。

5.多学科协作管理:由产科、心内科、麻醉科等团队共同制定诊疗方案,确保妊娠全程管理规范化。定期会诊调整治疗策略,做好应急抢救预案,最大限度降低母婴风险。

妊娠期心脏病的治疗需结合个体情况综合决策,重点在于平衡母婴安全与疾病控制,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早期干预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