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中风病人骨骼痛是为什么

2025.08.01 08:56

中风病人骨骼痛可能与长期卧床导致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中风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发异常疼痛信号、骨质疏松或骨折风险增加、血液循环障碍影响骨骼营养供应、药物副作用或治疗过程中的不适反应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长期卧床导致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中风后活动能力下降,长期卧床使肌肉缺乏运动,逐渐萎缩,关节活动减少导致僵硬和粘连,骨骼承受压力改变,引发疼痛。卧床还可能使局部血液循环变差,代谢废物堆积,进一步加重不适感。

2.中风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发异常疼痛信号:脑部损伤可能干扰疼痛传导通路,导致中枢敏化或异常放电,即使没有骨骼病变也会产生疼痛感。这种疼痛常表现为持续性或发作性,可能伴随感觉异常或痛觉过敏。

3.骨质疏松或骨折风险增加:中风后活动减少加速骨质流失,长期卧床或肢体废用导致骨质疏松,轻微外力即可引发骨折。骨骼强度下降也可能引起慢性疼痛,尤其在承重部位如脊柱或髋部。

4.血液循环障碍影响骨骼营养供应:中风可能伴随血管病变或肢体活动受限,局部血流减少导致骨骼缺血缺氧,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神经末梢。长期供血不足还可能影响骨骼修复能力,加重疼痛。

5.药物副作用或治疗过程中的不适反应:部分抗凝药或神经营养药物可能引起骨骼或肌肉不适,康复训练中的牵拉或体位调整也可能暂时加重疼痛。治疗操作如针灸或推拿若力度不当可能诱发局部反应。

骨骼痛需结合具体表现评估,避免自行用药或过度活动。及时就医明确原因,调整康复计划,注意营养补充和适度运动,监测药物反应。疼痛持续或加重应进一步检查排除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