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早期垂体瘤内镜表现有哪些

2025.09.11 19:33

早期垂体瘤内镜表现包括肿瘤呈灰白色或淡红色、表面光滑或微隆起、边界清晰、质地柔软或中等硬度、可见正常垂体组织受压移位。具体分析如下:

1.肿瘤呈灰白色或淡红色:垂体瘤在内镜下多呈现灰白色或淡红色外观,颜色均匀或略有不均,与周围正常垂体组织形成对比。灰白色多见于无功能性腺瘤,淡红色可能与肿瘤血供丰富有关。部分病例因瘤内出血呈现暗红色,但早期较少见。

2.表面光滑或微隆起:早期肿瘤体积较小,表面多光滑,少数可见轻微隆起。随着肿瘤生长,表面可能逐渐出现分叶状改变。内镜下观察需注意与周围黏膜皱襞区分,避免误判为正常结构变异。

3.边界清晰:多数垂体瘤早期边界清晰,与正常垂体组织分界明确。部分病例因肿瘤浸润性生长而边界模糊,但早期较少出现。内镜下可通过器械轻触辅助判断,清晰边界有助于手术剥离。

4.质地柔软或中等硬度:肿瘤质地通常较软,钳夹或吸引时易变形,少数纤维化明显的病例质地偏硬。质地差异与肿瘤类型相关,功能性腺瘤通常更软。术中操作需避免过度牵拉导致瘤体破裂。

5.可见正常垂体组织受压移位:肿瘤生长会推挤周围正常垂体组织,内镜下可见垂体柄偏移或局部腺体变薄。受压组织颜色较肿瘤更深,血管分布更规则。移位程度与肿瘤大小及生长方向密切相关。

垂体瘤内镜操作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避免损伤周围血管及神经结构。术前影像评估肿瘤位置及毗邻关系至关重要。术中注意保护正常垂体功能,术后密切监测激素水平变化。根据肿瘤特性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减少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