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拉沙热病毒可怕吗

2025.08.21 17:54

拉沙热病毒是一种具有高度致病性的病毒,能够引发拉沙热,这是一种严重的出血热疾病。感染后,病情可能迅速恶化,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拉沙热病毒被认为是一种可怕的病原体,尤其是在流行地区。

拉沙热主要通过接触被感染的啮齿动物的尿液、粪便或唾液传播,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也可能发生,尤其是在医疗环境中。感染后,症状通常在3到21天内出现,早期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头痛和喉咙痛,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出血、呼吸困难和神经系统症状。由于早期症状与许多其他疾病相似,常常导致误诊,延误治疗。拉沙热的致死率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通常在1%到15%之间,但在某些情况下,尤其是医疗条件较差的地区,致死率可能更高。及时的医疗干预和支持性治疗对于提高生存率至关重要。

在预防拉沙热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至关重要。避免接触可能被感染的啮齿动物及其排泄物,尤其是在疫情高发地区。对于医疗工作者而言,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和口罩,能够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公众应提高对拉沙热的认识,了解其传播途径和症状,以便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疫苗的研发仍在进行中,未来的疫苗可能为控制该病毒的传播提供新的希望。尽管拉沙热病毒具有高度危险性,但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和及时的医疗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