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手足口病应该怎么去护理

2025.09.08 17:10

手足口病的护理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继发感染、饮食清淡易消化减轻口腔刺激、隔离患儿防止交叉传播、监测体温及时退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继发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皮肤会出现疱疹或皮疹,需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患处,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疱疹未破溃时可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破溃后需用碘伏消毒预防感染。衣物选择纯棉材质并每日更换,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疹。疱疹结痂后自然脱落,不可强行撕扯。

2.饮食清淡易消化减轻口腔刺激:口腔疱疹会导致进食疼痛,应提供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避免酸性、辛辣、坚硬食物刺激黏膜。少量多次喂食保证营养摄入,餐后用淡盐水漱口清洁口腔。严重拒食者可暂时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3.隔离患儿防止交叉传播:发病期间需居家隔离至少两周,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患儿分泌物污染的衣物、玩具需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处理。室内保持通风,照料者接触患儿后需彻底洗手。痊愈后仍可能有病毒排出,需继续观察一周。

4.监测体温及时退热:每日测量体温4-6次,体温超过38.5℃时按医嘱使用退热药物。物理降温可采用温水擦浴,禁止酒精擦浴。发热期间多补充水分,观察有无寒战、惊厥等异常表现。持续高热不退或反复发热需及时就医。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注意有无嗜睡、呕吐、肢体抖动等神经系统症状,监测呼吸频率和心率。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等循环障碍表现需立即送医。恢复期仍要关注有无指甲脱落等迟发症状,定期复查心肌酶等指标。

护理过程中需特别注意消毒剂浓度配置准确,避免接触患儿眼周。退热药物使用间隔不少于4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居家环境湿度保持在50%-60%有利于呼吸道舒适。痊愈后三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