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肌腱炎怎么检查

2025.09.15 22:25

肌腱炎的检查方法包括询问症状和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或核磁共振、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结合功能评估判断严重程度。具体分析如下:

1.询问症状和病史:通过了解疼痛部位、持续时间、加重或缓解因素等信息,初步判断是否与肌腱炎相关。常见症状包括局部压痛、活动受限、肿胀等。需注意既往是否有类似发作、运动习惯或职业特点,这些对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2.进行体格检查:重点观察患处是否有红肿、发热等炎症表现。通过触诊确定压痛点范围,测试关节活动度及抗阻运动时的疼痛反应。特定肌腱的特殊检查手法可帮助定位病变,如肩袖肌腱炎的抬臂试验。

3.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或核磁共振:超声能清晰显示肌腱结构异常、积液或增厚情况。核磁共振对深层肌腱病变和周围软组织分辨率更高,可鉴别部分撕裂或变性。X光主要用于排除骨折或骨性异常。

4.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疾病: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等指标可鉴别感染性或风湿性疾病。尿酸检测有助于区分痛风性炎症。类风湿因子等免疫学检查对排除自身免疫病有重要意义。

5.结合功能评估判断严重程度:通过标准化评分量表记录日常活动受限程度,如握力测试或行走能力评估。动态功能测试能反映肌腱在实际负荷下的状态,为制定康复方案提供依据。

肌腱炎的诊断需综合多种方法,避免单一检查的局限性。急性期应减少活动并冰敷,慢性期需循序渐进进行康复训练。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评估恢复情况,调整干预措施。日常注意纠正不良姿势和运动方式,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