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萎缩性胃炎是怎么引起的

2025.02.16 14:08

萎缩性胃炎的引起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习惯不良、自身免疫因素、胆汁反流、年龄增长等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主要生存在人的胃部及十二指肠内的革兰氏阴性菌。会产生多种酶和毒素,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引发炎症反应。长期的炎症刺激会使胃黏膜逐渐萎缩。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饮食卫生,如食用未洗净的蔬菜、水果、与感染者共用餐具等都可能感染幽门螺杆菌。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要注意饮食卫生,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分餐制等。

2.饮食习惯不良:长期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过辣、过咸、过烫的食物,会直接损伤胃黏膜。酗酒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酒精会使胃黏膜充血、水肿,导致胃黏膜的抵抗力下降。另外,长期不规律进食,如暴饮暴食或者过度节食,会打乱胃的正常生理节律,影响胃的正常消化和排空功能,从而引发胃部疾病,最终可能发展为萎缩性胃炎。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如饮食清淡、规律进餐等有助于保护胃黏膜。

3.自身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胃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产生针对胃壁细胞或内因子的自身抗体。这些抗体会攻击胃黏膜中的壁细胞,导致壁细胞数量减少,胃酸分泌降低,内因子缺乏。内因子缺乏会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进一步加重胃黏膜的病变,使胃黏膜逐渐萎缩。这种类型的萎缩性胃炎需要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密切关注病情发展。

4.胆汁反流:当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时,胆汁会反流进入胃内。胆汁中的胆盐等成分可破坏胃黏膜屏障,使胃酸直接接触胃黏膜,引起胃黏膜的炎症、糜烂,长期反复就会导致胃黏膜萎缩。一些胃部手术,如胃大部切除术等,也容易引起胆汁反流。对于胆汁反流的情况,要积极治疗引起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的原发疾病。

5.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胃黏膜会出现自然的老化现象。胃黏膜的小血管会逐渐扭曲、变形,黏膜的血流量减少,胃黏膜的营养供应不足,细胞的修复和再生能力下降。同时,老年人的胃黏膜对有害物质的抵抗力也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炎症,进而发展为萎缩性胃炎。老年人要更加注重胃部的保养,定期进行胃部检查。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因为精神因素也会对胃部健康产生影响。同时,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萎缩性胃炎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