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腺性膀胱炎灌注几次

2025.07.24 17:15

腺性膀胱炎的灌注治疗通常需要6-8次为一个疗程,具体次数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病理类型及治疗效果调整。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延长至10次或更多,而少数症状较轻者可能仅需3-4次即可缓解。医生会通过膀胱镜复查和症状评估决定是否增减次数或调整方案。

腺性膀胱炎的灌注治疗主要通过导管将药物直接注入膀胱,常用药物包括透明质酸钠、肝素钠或抗生素溶液。这种局部给药方式能减少全身副作用,同时增强黏膜修复和抗炎效果。治疗频率通常为每周1次,持续1-2个月。若病理检查提示增生严重或合并肠上皮化生,可能需联合电切术后再行灌注。约60%-70%患者经规范灌注后尿频、尿痛症状显著改善,但复发率约20%-30%,因此需定期随访。治疗期间需监测尿常规和膀胱黏膜变化,若出现血尿加重或药物过敏需立即停药。

注意事项包括灌注前需排空尿液,避免稀释药物浓度;治疗后需保留药液30分钟以上再排出以提高吸收率。饮食上需忌辛辣刺激食物,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ml以减少尿液刺激。避免憋尿和久坐,防止膀胱压力增高。若出现持续发热或腰痛需警惕尿路感染,及时就医。孕妇及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选择灌注药物,部分患者可能需改用口服治疗。完成疗程后建议每3-6个月复查膀胱镜,早期发现异常可降低癌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