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2025.08.27 16:06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尤其是柯萨奇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该病通常表现为发热、口腔内出现疱疹、手掌和脚底出现皮疹等症状。虽然大多数病例较轻,经过适当的护理和治疗可以在一周内自愈,但在某些情况下,尤其是由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病例,可能会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及时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于控制病情发展至关重要。

在诊疗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临床评估,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对于出现高热、持续哭闹、嗜睡、呼吸急促等严重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来确认诊断。治疗方面,主要以对症支持为主,包括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退烧药物的使用以及口腔护理等。对于重症病例,可能需要住院观察,进行静脉补液和其他支持治疗。家长应特别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医疗干预。

在护理手足口病患者时,需特别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以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饮食上应选择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以减轻口腔疼痛。对于发热的患者,可以适量使用退烧药物,但需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随意用药。家长还应关注患者的情绪,给予适当的安慰和陪伴,帮助其缓解焦虑和不适。定期监测体温和观察皮疹变化,及时记录病情进展,以便在必要时提供给医生参考。科学的护理和及时的医疗干预将有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