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脚踝韧带损伤了怎么办

2025.09.15 22:26

脚踝韧带损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避免加重损伤、采用冰敷减轻肿胀和疼痛、使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固定关节、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根据损伤程度选择药物或物理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停止活动避免加重损伤:脚踝韧带损伤后继续活动可能导致损伤范围扩大或恢复时间延长。此时需保持静止状态,减少关节负重,避免行走或跑跳。严重时需借助拐杖辅助移动,确保韧带在稳定环境中修复。

2.采用冰敷减轻肿胀和疼痛:急性期48小时内冰敷能有效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出血和组织液渗出。每次冰敷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避免皮肤冻伤。冰敷后疼痛和肿胀减轻有助于后续处理。

3.使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固定关节:弹性绷带可提供外部支撑,限制关节异常活动,防止韧带二次损伤。包扎时需保持适度压力,过紧可能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失去固定效果。包扎后需观察脚趾颜色和感觉变化。

4.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将受伤脚踝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利用重力作用加速静脉回流,减少局部淤血和肿胀。平躺时可用枕头垫高脚部,站立时避免长时间下垂。

5.根据损伤程度选择药物或物理治疗:轻度拉伤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重度需结合超声波或电疗促进修复。恢复期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练习,避免韧带粘连或关节僵硬。

恢复期间需避免过早负重或剧烈运动,防止转为慢性损伤。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促进组织修复。若肿胀疼痛持续加重或关节稳定性差,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合并骨折或完全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