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如何才能避免晕血

2025.07.23 08:37

晕血现象可通过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节奏、保持充足水分、避免空腹状态、逐步脱敏训练缓解。具体分析如下:

1.转移注意力:当接触血液时主动将视线移开或聚焦于其他物体,减少视觉刺激对大脑的影响。大脑接收到血液信号后可能触发应激反应,通过听觉或触觉替代可降低神经系统的敏感度。例如听音乐或握紧压力球能有效分散紧张情绪,阻断晕血反应的传导路径。

2.调整呼吸节奏:缓慢深呼吸能稳定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减少因紧张导致的血压波动。晕血时常伴随过度换气,采用腹式呼吸法可增加血氧含量,避免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引发头晕。每次吸气持续4秒、呼气6秒,循环5次以上可显著改善症状。

3.保持充足水分:体内水分不足会降低血容量,加剧血压变化时的不适感。建议每日饮用1500mL以上温水,尤其在接触血液前补充200mL。适当水分能维持血管张力稳定,减少因血液再分布导致的脑部供血不足。

4.避免空腹状态:低血糖会加重晕血时的虚弱感,进食后血糖水平稳定可提升耐受力。选择高蛋白食物如鸡蛋或坚果,消化缓慢能持续供能。但需避免油腻饮食增加血液循环负担,餐后1小时再进行可能接触血液的活动。

5.逐步脱敏训练:从观看卡通血液图片开始,逐渐过渡到真实伤口影像,最后接触少量血液。每次训练控制在10分钟内,出现不适立即停止。反复暴露可降低大脑对血液的警觉性,重建条件反射需要持续2个月以上。

出现晕血反应时应立即平卧抬高下肢,确保环境通风。长期频繁晕血需排查心血管或神经系统潜在问题,必要时寻求专业指导。日常避免突然站立或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规律作息有助于增强血管调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