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抗核抗体滴度是指什么

2025.09.25 16:45

抗核抗体滴度是用于检测血液中抗核抗体浓度的指标,反映自身免疫反应的强度。通过稀释血清并观察抗体与核抗原结合的最高稀释倍数,确定滴度数值,辅助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

抗核抗体滴度的检测通常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将患者血清连续稀释后与培养细胞核结合,荧光标记的二抗显示抗体存在。滴度越高,抗体浓度越大,提示自身免疫活动越活跃。低滴度可能见于健康人群或轻微免疫异常,高滴度则需结合临床症状判断疾病。例如,1:320以上滴度伴随关节痛、皮疹可能指向红斑狼疮。但滴度并非唯一标准,需与其他检查如抗dsDNA抗体、补体水平等综合分析。

注意事项包括检测前避免剧烈运动或感染,可能干扰结果。部分药物如普鲁卡因酰胺可诱导抗体产生,需提前告知医生用药史。滴度升高不一定确诊疾病,需排除病毒感染等暂时性因素。阴性结果也不能完全排除自身免疫病,少数患者存在隐匿性抗体。定期复查及结合临床表现是关键,避免仅凭单一指标过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