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如何诊断慢性附睾炎

2025.02.17 12:00

慢性附睾炎的诊断可以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估。具体分析如下:

1.病史询问:病史询问是诊断慢性附睾炎的重要环节,医生会详细了解患者的症状、病程及相关病史。患者可能会报告阴囊部位的疼痛、肿胀及不适感,症状可能在急性发作后持续存在。询问是否有泌尿系统感染、性传播疾病、外伤或手术史等也是关键,因为这些因素可能与慢性附睾炎的发生有关。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性行为及是否有其他相关疾病也有助于全面评估病情。

2.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诊断慢性附睾炎的重要步骤,医生会对患者的阴囊、附睾及睾丸进行详细检查。通常,慢性附睾炎患者在阴囊部位会有肿胀、压痛及触痛,附睾可能增大且质地变硬。医生还会检查是否有其他并发症,如睾丸扭转、疝等。通过触诊和观察,可以初步判断附睾的状态及炎症的严重程度。

3.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在慢性附睾炎的诊断中起着辅助作用,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超声检查和CT扫描。超声检查可以清晰显示附睾的结构变化,如肿大、液体积聚等,帮助判断炎症的范围和性质。CT扫描则可用于排除其他病变,如肿瘤或脓肿等。影像学检查能够提供直观的信息,帮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4.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诊断慢性附睾炎的重要手段,通常包括血液检查和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评估炎症指标,如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尿液检查则可检测是否存在感染或炎症的迹象。通过这些实验室数据,医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及其严重程度,为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5.病理检查:病理检查在慢性附睾炎的确诊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怀疑有肿瘤或其他病变时。通过对附睾组织的活检,病理学家可以观察到细胞的变化及炎症的性质,从而帮助确定病因。病理检查能够提供更为精确的诊断信息,特别是在慢性炎症与肿瘤之间的鉴别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慢性附睾炎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等手段,医生能够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及时的诊断和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