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什么是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2025.08.15 17:14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是一种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微创手术,主要通过导管技术将栓塞材料送入动脉瘤内,从而阻断血流,降低动脉瘤破裂的风险。这种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开颅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多种类型的颅内动脉瘤,尤其是那些位置复杂或患者整体状况不佳的病例。

在手术过程中,首先通过股动脉或桡动脉插入导管,沿着血管系统精确导航至动脉瘤位置。医生会使用影像学设备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导管准确到达目标区域。随后,将特定的栓塞材料如金属线圈或生物材料释放到动脉瘤内,形成血栓,进而阻断血流。此过程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还依赖于先进的影像学设备,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术后,患者通常需要在医院观察一段时间,以监测并发症的发生,并评估手术效果。

在进行介入栓塞术前,充分的术前评估至关重要,包括影像学检查和全身健康状况的评估。术后恢复期间,需定期进行影像学随访,以确保动脉瘤得到有效处理,避免复发。患者在术后应注意观察自身的身体状况,若出现头痛、视力模糊、意识改变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术后生活中应避免剧烈活动,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的管理,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治疗手段,只有在专业团队的指导下,才能确保手术的成功与患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