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小儿佝偻病如何鉴别

2025.09.01 08:56

小儿佝偻病的鉴别主要依据临床表现、骨骼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以及与其他疾病的区别。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表现:患儿常出现烦躁不安、夜间哭闹、多汗等症状,尤其是头部出汗较多。部分患儿伴有枕秃,即后脑勺头发稀疏。病情进展后可能出现肌肉松弛、肌张力低下,导致运动发育迟缓。严重者可见方颅、肋骨串珠等典型体征。

2.骨骼特征:早期表现为颅骨软化,按压枕骨或顶骨时出现乒乓球样感觉。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方颅、肋骨串珠、鸡胸或漏斗胸等胸廓畸形。四肢长骨远端膨大,形成手镯征或脚镯征,严重者可能出现O型腿或X型腿。

3.实验室检查:血钙和血磷水平通常降低,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升高。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下降是重要诊断依据。尿钙排泄减少,部分患儿伴有低磷尿症。

4.影像学表现:X线检查可见长骨干骺端增宽,呈杯口状或毛刷状改变。骨骺线模糊或增宽,骨小梁稀疏,骨皮质变薄。严重者可能出现骨折或骨骼畸形。

5.与其他疾病的区别:需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软骨发育不良、成骨不全等疾病鉴别。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儿常有特殊面容和智力障碍,软骨发育不良表现为四肢短小但智力正常,成骨不全则以反复骨折和蓝色巩膜为特征。

诊断时应结合病史、喂养方式及日照情况综合判断。避免仅凭单一症状或检查结果下结论,防止误诊或漏诊。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补充药物。定期随访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