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婴儿不耐乳糖怎么判断

2025.09.18 16:35

婴儿不耐乳糖的判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喂养史及医学检测。若婴儿在摄入含乳糖的母乳或配方奶后,出现腹泻、腹胀、肠鸣、哭闹不安等症状,需警惕乳糖不耐受可能。部分婴儿可能伴随体重增长缓慢或尿布疹反复发作。

乳糖不耐受的常见原因是肠道内乳糖酶分泌不足或活性降低,导致无法充分分解乳糖。原发性乳糖不耐受多见于早产儿,因肠道发育未成熟;继发性则可能由感染如轮状病毒肠炎、过敏或肠道损伤引发。临床诊断可通过还原糖试验、粪便pH值检测或氢呼气试验辅助确认。母乳喂养的婴儿若症状轻微,可尝试继续哺乳并观察;配方奶喂养者可更换为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对于继发性不耐受,需先治疗原发疾病,再逐步恢复乳糖摄入。

家长需注意区分乳糖不耐受与牛奶蛋白过敏,后者可能伴随皮疹或呼吸道症状。避免自行长期使用无乳糖奶粉,以免影响营养摄入。若婴儿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哺乳期母亲可适当减少高乳糖食物摄入,但无需完全忌口。记录婴儿的饮食反应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早产儿或肠道感染后的婴儿需更密切监测,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乳糖酶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