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肌张力高康复操怎么做

2025.09.11 19:34

肌张力高康复操可通过被动牵拉缓解痉挛、主动运动增强控制力、关节活动改善灵活性、姿势调整促进协调性、呼吸训练辅助放松。具体分析如下:

1.被动牵拉缓解痉挛:被动牵拉是借助外力缓慢拉伸紧张肌肉,每次保持15-30秒,重复3-5次。重点针对痉挛明显的肌群,如小腿三头肌或上肢屈肌。动作需轻柔,避免快速弹振式拉伸,防止肌肉反射性收缩。牵拉后配合热敷效果更佳,能降低肌梭敏感性,逐步延长肌肉长度。

2.主动运动增强控制力:主动运动强调患者自主收缩与放松肌肉,如踝泵运动或握拳伸展。动作幅度由小到大,速度均匀,每组10-15次。通过反复练习可改善神经对肌肉的调控,减少异常张力。若肌张力过高导致活动困难,可先采用辅助主动运动,逐步过渡到完全自主完成。

3.关节活动改善灵活性:关节各方向的全范围活动能预防挛缩,如肩关节的环转或髋关节的屈伸。动作需缓慢进行,每日2-3组,每组5-8次。重点活动受限关节,避免暴力扭转。配合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关节僵硬,维持正常活动度。

4.姿势调整促进协调性:采用仰卧位时垫高膝关节,侧卧位时保持脊柱中立,避免异常姿势加重痉挛。坐位时双脚平放,背部挺直,利用重力辅助肌肉放松。姿势训练每次维持10-20分钟,每日多次,通过本体感觉输入重建正常运动模式。

5.呼吸训练辅助放松:腹式呼吸练习可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缓慢收缩腹肌,每次5-10分钟。呼吸节奏与动作结合,如抬手时吸气,放下时呼气,能协调肌肉张力,减少代偿性紧张。

康复过程中需根据耐受度调整强度,避免疼痛或疲劳。动作需规范,防止错误姿势导致二次损伤。训练前后监测肌张力变化,及时反馈调整方案。环境保持安静,温度适宜,减少外界干扰。饮食均衡,保证营养支持。定期评估进展,必要时结合其他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