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文笙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三级甲等 口腔科

磨牙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有哪些

2024.12.31 08:17

磨牙的原因主要有精神压力、咬合不良、肠道寄生虫、缺乏营养、内分泌紊乱等。具体分析如下:

1.精神压力: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可能导致磨牙。现代生活节奏快,面临工作、学习、生活等多方面压力。当大脑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时,会通过神经传导影响咀嚼肌,使其不自主收缩,从而引发磨牙。要学会调整心态,可通过运动、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

2.咬合不良:牙齿不齐、缺牙、假牙不合适等咬合问题会使咀嚼肌为了适应不正常的咬合关系而不断调整,进而导致磨牙。因为咬合紊乱会向大脑传递异常信号,大脑就会指挥咀嚼肌做出反应。应及时就医进行口腔检查,通过正畸、修复等方法改善咬合关系。

3.肠道寄生虫:肠道内有蛔虫、蛲虫等寄生虫时,产生的毒素会刺激肠道和神经,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可能导致磨牙。儿童由于卫生习惯尚未完全养成,更容易感染肠道寄生虫。可就医进行粪便检查,若确诊有寄生虫,使用相应的驱虫药物进行治疗。

4.缺乏营养:钙、磷、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缺乏会影响骨骼和牙齿的正常发育,导致肌肉功能紊乱,从而引起磨牙。例如钙是维持肌肉正常收缩和舒张的重要元素,缺乏时咀嚼肌可能出现异常收缩。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钙、磷、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类等,必要时可补充钙剂和维生素。

5.内分泌紊乱:内分泌系统参与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调节。像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身体代谢加快,交感神经兴奋,可能会出现磨牙症状。女性在生理期、孕期等特殊时期,激素水平波动较大,也可能引发磨牙。针对内分泌紊乱,需要就医明确病因,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如甲状腺疾病需药物治疗等。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刷牙,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如果磨牙症状严重且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