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先天性肠梗阻如何治疗

2025.09.11 19:34

先天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解除梗阻、胃肠减压缓解症状、静脉营养支持维持代谢、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护理促进恢复。具体分析如下:

1.手术治疗解除梗阻:手术是先天性肠梗阻的主要治疗方式,根据梗阻部位和严重程度选择不同术式。完全性梗阻需紧急手术,部分梗阻可择期处理。手术目的是解除肠道阻塞,恢复通畅,必要时切除坏死肠段并行吻合。术后需密切观察吻合口愈合情况,避免肠瘘或狭窄。

2.胃肠减压缓解症状:通过鼻胃管或肠造瘘引流胃肠道内容物,减少肠腔压力,缓解腹胀和呕吐。减压可降低肠壁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为手术创造条件。需定期检查引流液性状和量,调整减压方案。

3.静脉营养支持维持代谢:梗阻期间禁食,需通过静脉补充水分、电解质、葡萄糖和氨基酸,防止脱水及营养不良。长期梗阻或术后恢复期需监测肝肾功能,调整营养液成分,逐步过渡至肠内营养。

4.抗生素预防感染:肠梗阻易导致肠道菌群移位,引发腹腔或全身感染。术前术后需使用广谱抗生素,覆盖需氧菌和厌氧菌。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避免耐药性。

5.术后护理促进恢复:术后早期鼓励床上活动,预防肠粘连。逐步恢复饮食,从流质过渡到普食。定期复查腹部影像,评估肠道功能。出现发热、腹痛或排气排便异常需及时处理。

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用药或饮食。观察症状变化,记录出入量,保持切口清洁。定期随访,监测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远期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