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中医治病的原理

2025.06.20 09:34

中医治病的原理在于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疏通经络、扶正祛邪,恢复机体自愈能力。中医认为疾病是内外因素导致人体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衡的结果,治疗强调整体观和辨证论治,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激发人体自我修复机制。

中医理论体系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将人体视为与自然相通的有机整体。治疗时注重司外揣内,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判断病因病机,针对不同证候采取个性化方案。中药通过四气五味和归经特性调节脏腑功能,如温热药驱寒、寒凉药清热;针灸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运行,如足三里调理脾胃;推拿则通过手法疏通经络气血。这些方法共同作用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核心理念,既消除病理因素,更注重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运用中医治疗需注意辨证准确性,避免机械套用成方。体质差异、药材道地性、针灸操作规范等因素直接影响疗效,需由专业医师指导。部分急重症或器质性病变需结合现代医学手段,传统疗法与西医检查互为补充更能确保治疗安全。饮食起居等生活调摄作为治未病重要环节,应与临床治疗同步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