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患有脑栓塞怎么办

2025.08.01 08:56

患有脑栓塞需立即就医进行溶栓或取栓治疗、长期服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预防复发、积极控制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坚持康复训练改善神经功能、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就医进行溶栓或取栓治疗:脑栓塞属于急症,发病后需尽快到医院评估是否适合溶栓或取栓。溶栓治疗需在发病4.5小时内进行,通过药物溶解血栓恢复血流。取栓则通过介入手术机械清除血栓,适用于大血管阻塞。时间窗内治疗可显著降低残疾风险,延误可能导致脑组织不可逆损伤。

2.长期服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预防复发:脑栓塞复发率高,需根据病因选择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心房颤动导致的栓塞需用抗凝药预防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则常用抗血小板药抑制血小板聚集。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避免出血风险。

3.积极控制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高血压和糖尿病是脑栓塞的重要危险因素。需通过降压药、降糖药及生活方式调整将血压、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血压建议低于140/90mmHg,空腹血糖维持在7mmol/L以下。

4.坚持康复训练改善神经功能:脑栓塞后可能出现偏瘫、言语障碍等后遗症,需尽早开展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及平衡协调练习。康复需循序渐进,持续数月甚至更久,有助于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5.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治疗后需定期复查头部影像学、凝血功能及心电等指标。复查可及时发现新发病变或药物副作用,调整治疗方案。同时监测血脂、颈动脉斑块等危险因素,预防再次栓塞。

治疗期间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饮食以低盐低脂为主。出现头痛、呕吐或肢体无力加重需立即就医。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