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肝炎导致肝硬化怎么办

2025.08.24 10:04

肝炎导致的肝硬化需及时就医评估肝功能、规范用药控制病情进展、调整饮食减轻肝脏负担、戒除烟酒避免进一步损伤、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评估肝功能:肝硬化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肝炎患者出现乏力、腹胀或皮肤发黄时应立即就诊。通过血液检测、影像学检查等手段评估肝脏损伤程度,明确是否出现门脉高压或腹水等并发症,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2.规范用药控制病情进展: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抑制肝炎病毒复制,减少对肝脏的持续损害。必要时配合保肝药物改善肝功能,但需避免自行服用偏方或过量药物,以免加重代谢负担。

3.调整饮食减轻肝脏负担:选择易消化、高蛋白、低脂食物,如鱼类、豆制品和新鲜蔬菜,补充维生素但限制盐分摄入。避免辛辣刺激或霉变食物,少食多餐以降低消化系统压力,维持营养均衡。

4.戒除烟酒避免进一步损伤:酒精和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加速肝细胞坏死和纤维化,必须严格戒断。同时避免接触其他肝毒性物质,如某些化学制剂或不合格保健品。

5.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每3-6个月进行肝功能、超声或弹性成像检查,观察肝硬化是否稳定。若出现呕血、意识模糊等紧急症状需立即住院,防止肝衰竭或消化道出血等危重情况。

肝硬化患者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日常注意预防感染,接种相关疫苗。出现异常体征如体重骤降或下肢水肿应提高警惕,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