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固有肝毒物有哪些

2025.08.27 08:31

固有肝毒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过量、黄曲霉毒素、酒精、四氯化碳、某些草药如土三七。具体分析如下:

1.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对乙酰氨基酚是常见解热镇痛药,过量服用会导致肝细胞坏死。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毒性中间产物耗竭谷胱甘肽,引发氧化应激反应,损伤线粒体功能,严重时可导致急性肝衰竭。成人单次剂量超过10克或长期超量使用均可能造成肝毒性,需严格遵循用药剂量。

2.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由霉菌产生,常见于霉变谷物和坚果。该毒素通过干扰肝细胞DNA合成及蛋白质代谢,诱发肝细胞变性甚至肝癌。长期摄入微量黄曲霉毒素也可能导致肝硬化,需避免食用霉变食物。

3.酒精: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可直接损伤肝细胞膜,引发脂肪变性、炎症和纤维化。长期酗酒会导致酒精性肝炎、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酒精代谢过程消耗大量辅酶,影响肝脏正常代谢功能。

4.四氯化碳:四氯化碳是工业溶剂,可通过呼吸道或皮肤吸收。其在肝脏代谢生成自由基,攻击肝细胞膜脂质结构,导致细胞溶解坏死。急性中毒表现为肝区疼痛、黄疸,严重者出现肝性脑病。

5.某些草药如土三七:土三七含吡咯烷生物碱,可造成肝窦阻塞综合征。毒性成分损伤肝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肝内血流受阻,引发肝肿大、腹水。部分传统草药未经严格安全性评估,滥用可能造成不可逆肝损伤。

使用药物或接触化学物质前应评估潜在肝毒性,避免超量或长期接触。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肝功能异常者更需谨慎。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