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韧带损伤该用什么药

2025.09.15 22:25

韧带损伤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外用药膏或贴剂、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口服消肿药物、支具固定保护。具体分析如下:

1.非甾体抗炎药: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有效减轻韧带损伤后的疼痛和炎症反应。常见剂型包括片剂、胶囊或凝胶,需按说明书控制用量,避免长期使用引发胃肠道不适。对存在胃部疾病者建议饭后服用或选择外用剂型。

2.外用药膏或贴剂:含薄荷、樟脑等成分的膏药可刺激局部皮肤,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加速代谢废物清除。贴敷时避开破损皮肤,每日使用不超过8小时,防止皮肤过敏。温热型贴剂适用于慢性期,急性期应冷敷而非热疗。

3.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如三七、红花等成分可促进韧带组织微循环,帮助消散淤血。需辨证使用,湿热体质或出血倾向者慎用。配合轻度按摩可增强药效,但急性期避免用力揉搓患处。

4.口服消肿药物:七叶皂苷类或茯苓提取物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组织液渗出。服药期间需监测肾功能,避免与利尿剂同用。建议抬高患肢辅助消肿,限制钠盐摄入。

5.支具固定保护:急性期使用弹性绷带或护具限制关节活动,防止二次损伤。固定时保持适度松紧度,避免压迫神经血管。恢复期逐步减少固定时间,配合康复训练增强韧带强度。

韧带损伤后48小时内避免热敷或剧烈活动,冷敷每次不超过20分钟。恢复期间减少负重,逐步进行关节稳定性练习。若疼痛持续加重或伴关节松动感,需及时就医排除韧带断裂。饮食宜清淡,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促进结缔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