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什么时候形成胎盘

2025.04.07 08:43

胎盘的形成始于受精卵着床后的早期妊娠阶段。具体来说,受精卵在受精后约6-7天开始着床于子宫内膜,随后逐渐发育形成胎盘。胎盘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在妊娠的第2周到第12周之间逐步完成。到妊娠第12周左右,胎盘基本发育成熟,能够承担起为胎儿提供营养、氧气和排泄废物的功能。

胎盘的形成过程涉及多个关键步骤。受精卵着床后,外层细胞开始分化形成滋养层细胞,这些细胞逐渐侵入子宫内膜,形成绒毛结构。随着妊娠的进展,绒毛不断分支并深入子宫内膜,形成胎盘的主要结构。同时,母体的血管系统与胎盘的绒毛结构相互交织,形成胎盘循环系统。这一系统使得母体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能够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同时胎儿的代谢废物也能通过胎盘排出。胎盘还分泌多种激素,如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和雌激素,这些激素对维持妊娠至关重要。

在胎盘形成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关键事项。首先,胎盘的健康发育依赖于母体的整体健康状况,包括营养摄入、生活习惯和疾病控制。例如,母体缺乏某些关键营养素可能影响胎盘的正常发育。其次,胎盘的形成和功能可能受到某些疾病或药物的影响。例如,妊娠期高血压或糖尿病可能影响胎盘的血流供应,导致胎盘功能不全。某些药物可能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影响胎儿的发育。妊娠期间应定期进行产检,监测胎盘的健康状况,并及时处理可能影响胎盘功能的因素。通过科学的孕期管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促进胎盘的健康发育,为胎儿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