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韧带拉伤需要注意什么

2025.09.15 22:26

韧带拉伤后需要立即停止活动避免加重损伤、采用冰敷减轻肿胀和疼痛、使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减少内出血、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后期逐步进行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停止活动避免加重损伤:韧带拉伤后继续活动可能导致撕裂程度加深,甚至引发完全断裂。关节稳定性下降时强行运动还会牵连周围肌肉和软组织,造成二次伤害。早期制动能防止损伤范围扩大,为后续修复创造条件。制动时间需根据拉伤程度调整,轻度拉伤通常需限制活动3-5天,中重度需配合支具固定2-4周。

2.采用冰敷减轻肿胀和疼痛:冷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组织液渗出和神经传导速度,从而缓解肿胀与痛感。冰袋外需包裹毛巾避免冻伤,每次敷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急性期48小时内效果最佳。超过72小时后可改为热敷促进淤血吸收。

3.使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减少内出血:加压能限制损伤部位毛细血管破裂后的出血量,同时提供外部支撑力。包扎时从远端向近端缠绕,压力均匀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夜间可适当松解绷带,若出现肢体麻木或发绀需立即解除包扎。

4.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将受伤部位抬至高于心脏水平,利用重力作用加速静脉和淋巴回流,减轻组织水肿。下肢拉伤时可平卧并用枕头垫高,上肢拉伤则需用吊带悬托。抬高持续时间建议每天累计超过8小时,尤其在卧床休息时保持该姿势。

5.后期逐步进行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急性期过后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低强度训练,如关节活动度练习、等长收缩等,防止肌肉萎缩和韧带粘连。训练强度应循序渐进,避免突然增加负荷。功能性训练如平衡练习可增强关节稳定性,降低再次损伤风险。

韧带拉伤后需避免过早使用活血药物或按摩,以免加重局部出血。疼痛持续超过一周或关节出现异常松动时需及时就医,排除韧带完全断裂的可能。恢复期间注意营养补充,适量摄入蛋白质和维生素C有助于胶原合成。日常活动中佩戴护具可提供额外保护,但长期依赖可能削弱肌肉力量,需根据恢复情况调整使用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