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心脾两虚瘀血症是什么病

2025.07.09 08:32

心脾两虚瘀血症是中医辨证中的一种复合证候,指心脾两脏气血不足兼有血瘀的病理状态。该证型多因思虑过度、久病体虚或劳倦伤脾,导致心血耗伤、脾气虚弱,进而影响血液运行,形成虚实夹杂的病症。临床常见心悸失眠、食欲减退、面色萎黄或青紫、舌暗有瘀斑等表现,需通过益气健脾、养心安神兼活血化瘀综合调理。

心脾两虚瘀血症的病因与长期情绪压力、饮食不节或慢性疾病损耗密切相关。心主血脉,脾主运化,两者功能失调会导致气血生化不足,心血亏虚则神志不宁,出现健忘、多梦;脾气虚弱则运化失职,引发腹胀、便溏。血瘀进一步加重气血阻滞,可能表现为胸胁刺痛、月经不调或皮肤瘀斑。中医治疗常选用归脾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以补益心脾为基础,辅以桃仁、红花等活血药物,同时强调情志调摄与饮食养护。

日常需避免过度劳神或暴饮暴食,忌食生冷油腻以防伤脾。适当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可促进气血流通。若出现严重眩晕、心悸或出血倾向,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中药调理需辨证准确,避免自行滥用活血药物,孕妇及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相关方剂。定期复诊调整用药,配合食疗如红枣、山药等健脾食材,有助于巩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