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长期胃炎会导致癌症发生吗

2024.08.04 15:32

长期胃炎有可能导致癌症发生。

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包括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虽然并非所有的胃炎都会发展为癌症,但长期的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时,确实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胃黏膜腺体萎缩、减少,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肠上皮化生。肠上皮化生是指胃黏膜上皮被肠型上皮替代,这是一种胃黏膜的适应性改变,但其中不完全型肠上皮化生与胃癌的发生关系较为密切。不典型增生,尤其是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被视为胃癌的癌前病变。如果这些病变持续存在且未得到有效治疗和监测,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些因素的作用下,如幽门螺杆菌持续感染、不良饮食习惯、吸烟、酗酒、遗传因素等,可能逐渐进展为胃癌。

从胃炎发展到胃癌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且,并不是所有患有长期胃炎的人都会得癌症,只是存在这种风险增加的可能性。对于患有胃炎的人来说,积极治疗胃炎、去除可能的致病因素至关重要。这包括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腌制、熏烤食物、戒烟限酒等。同时,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和胃粘膜活检,以便早期发现可能出现的癌前病变或早期胃癌,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长期胃炎与癌症发生存在一定关联,应引起重视并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