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外耳道出血应该怎么止血

2025.06.30 16:16

外耳道出血可通过压迫止血、冷敷处理、避免挖耳、保持干燥、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具体分析如下:

1.压迫止血:用干净纱布或棉球轻轻按压出血部位,持续5-10分钟,避免用力过猛导致二次损伤。若出血量较大,可更换纱布继续压迫,同时保持头部直立减少血流压力。

2.冷敷处理:将冰袋包裹毛巾后敷于耳部,每次10-15分钟,间隔2-3小时重复。冷敷能收缩血管减缓出血,但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防冻伤。

3.避免挖耳:出血期间严禁使用棉签、手指或其他工具掏耳,防止加重外耳道损伤或引发感染。日常清洁应仅限耳廓,外耳道具有自洁功能。

4.保持干燥:止血后避免耳部接触水,洗澡时可使用防水耳塞。潮湿环境易滋生细菌,增加感染风险,愈合期间需严格保持干燥。

5.及时就医:若出血持续超过20分钟、伴随听力下降或头晕等症状,需立即就诊。专业检查可排除鼓膜穿孔等严重问题,必要时进行药物或器械处理。

外耳道出血后应减少剧烈运动,避免头部晃动或擤鼻涕等增加耳内压力的行为。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食物。观察出血是否反复,记录症状变化以便医生判断。未经医生指导勿自行使用滴耳液或药物,防止掩盖病情或引发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