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中医肾水泛滥什么意思

2025.07.09 08:32

中医肾水泛滥指肾阳不足导致水液代谢失常,体内水湿泛滥的病理状态。肾主水液,肾阳不足则气化失司,水湿停聚,泛溢肌肤或脏腑,引发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这一概念源于《内经》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的理论延伸,强调肾阳虚衰是水湿内停的根本原因。

肾水泛滥的形成与多因素相关。长期劳倦、房事过度或久病耗伤肾阳,致肾气化无力,水液不能正常蒸腾输布。临床常见腰膝酸冷、畏寒肢凉、夜尿频多等肾阳虚症状,伴随下肢凹陷性水肿、腹水或咳喘痰鸣等水湿泛溢表现。舌象多淡胖有齿痕,脉沉细弱。经典方剂如真武汤、济生肾气丸,通过温补肾阳、利水渗湿进行调理,佐以茯苓、泽泻等渗利之品,体现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疗思想。

调理肾水泛滥需注重生活调摄。避免生冷寒凉饮食及过度劳累,冬季尤其注意腰部保暖。水肿期间需控制盐分摄入,适当配合艾灸关元、命门等穴位。需注意与心源性水肿、肝腹水等器质性疾病鉴别,严重水肿或伴随呼吸困难时应及时就医。中药使用需辨证准确,避免误用苦寒伤阳之品,孕妇及阴虚火旺者慎用温燥药物。定期复查肾功能及电解质,防止水电解质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