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哪些药物容易引起药物性肝炎

2025.09.28 17:07

许多药物可能引发药物性肝炎,常见包括抗生素、抗结核药、解热镇痛药、抗肿瘤药、抗癫痫药以及部分中草药和保健品。这些药物在代谢过程中可能直接损伤肝细胞或诱发免疫反应,导致肝功能异常,严重时可进展为肝衰竭。

抗生素如红霉素、四环素等可能通过干扰肝酶代谢引发肝炎;抗结核药异烟肼、利福平联合使用时肝毒性显著增加;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服用是急性肝损伤的常见原因;抗肿瘤药如甲氨蝶呤长期使用易导致肝纤维化;部分中草药如何首乌、雷公藤含肝毒性成分,未经规范使用风险较高。某些保健品成分复杂,过量补充维生素A或铁剂也可能损伤肝脏。药物性肝炎的机制多样,包括直接毒性、代谢异常、过敏反应等,个体遗传差异、基础肝病、联合用药等因素会进一步增加风险。

使用潜在肝毒性药物时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超剂量或长期滥用。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如转氨酶、胆红素等,出现乏力、黄疸、恶心等症状及时就医。慢性肝病患者、老年人、儿童等高风险人群更需谨慎选药。避免饮酒或合用其他肝毒性物质,部分药物需根据基因检测调整剂量。中草药使用应明确成分,避免偏方或不明来源产品。若确诊药物性肝炎,首要措施是停用可疑药物,必要时需接受保肝治疗或人工肝支持。预防胜于治疗,合理用药是降低风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