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黑热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2025.09.25 16:46

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典型临床表现为长期不规则发热、肝脾肿大、贫血及体重下降。

患者早期可能出现反复发热,体温波动较大,持续数周至数月,伴有乏力、盗汗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脾脏逐渐肿大,质地变硬,部分患者脾脏可占据腹腔大部分空间。肝脏亦常受累,表现为轻度至中度肿大。贫血是常见表现,多因脾功能亢进或骨髓抑制导致,患者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可能引发出血倾向或继发感染。部分患者皮肤出现色素沉着,尤其在面部和手部,呈现灰暗色,称为黑热病面容。晚期患者因营养不良和免疫力低下,易合并其他感染,加重病情。

诊断时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如疫区居住或旅行史。实验室检查中,骨髓或淋巴结穿刺找到利什曼原虫是确诊依据。治疗首选葡萄糖酸锑钠,但需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如心脏毒性或肝肾功能损害。严重贫血或感染患者需对症支持治疗。预防重点在于控制传播媒介白蛉,避免叮咬,疫区居民应使用蚊帐、驱虫剂。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