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中暑不出汗正常吗

2025.06.25 08:25

中暑时不出汗属于异常情况,通常提示病情较为严重。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出汗蒸发散热来调节体温,若出汗机制失效,体温会迅速升高,可能导致热射病等危险状况。

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先兆中暑时,出汗量可能减少但尚未完全停止;而重症中暑如热射病常伴随汗腺功能衰竭,导致无汗、皮肤干燥发烫。这种情况通常因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中枢失调,汗腺长时间过度工作后衰竭,或体内水分、电解质严重失衡所致。某些药物如抗胆碱能药、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神经病变也可能抑制出汗功能,增加中暑风险。若发现中暑者皮肤干热无汗,并伴有高热体温超过40℃、意识模糊、抽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否则可能引发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预防和应对中暑的关键在于避免高温环境长时间暴露,及时补充含电解质的水分。出现先兆中暑症状如头晕、乏力、口渴时,应迅速转移到阴凉处,用湿毛巾擦拭皮肤帮助散热。若发现无汗伴高热,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用冰袋敷颈部、腋窝等大血管部位,或浸泡冷水降温,但避免体温骤降。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及服用影响出汗药物的人群需格外警惕,高温天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选择透气衣物,保持室内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