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颖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盆底检查怎么做

2025.04.02 17:20

盆底检查主要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功能评估和实验室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病史询问:病史询问是盆底检查的第一步,主要了解患者的症状、既往病史、手术史、生育史等。通过详细询问,可以初步判断盆底功能障碍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例如,询问是否有尿失禁、便秘、盆腔器官脱垂等症状,以及这些症状的持续时间、加重或缓解因素等。还需了解患者的生育情况,如分娩方式、产次等,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影响盆底肌肉的强度和功能。

2.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包括外阴、阴道和肛门的视诊和触诊。通过视诊观察外阴和阴道口是否有异常,如脱垂、炎症等。触诊则用于评估盆底肌肉的紧张度和弹性,以及是否存在压痛或肿块。肛门指检可以评估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和直肠壁的完整性。体格检查有助于发现盆底结构的异常,如膀胱膨出、子宫脱垂等。

3.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磁共振成像和X线检查。超声可以实时观察盆底器官的位置和运动,评估膀胱、子宫和直肠的形态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提供更详细的盆底结构图像,有助于诊断复杂的盆底疾病。X线检查主要用于评估骨盆的骨性结构和盆底器官的位置关系。影像学检查为盆底疾病的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4.功能评估:功能评估包括尿动力学检查和盆底肌电图。尿动力学检查评估膀胱和尿道的功能,检测是否存在尿失禁、排尿困难等问题。盆底肌电图记录盆底肌肉的电活动,评估肌肉的收缩和放松功能。功能评估有助于了解盆底功能障碍的具体机制,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5.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尿液分析和血液检查。尿液分析可以检测是否存在尿路感染、血尿等异常。血液检查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排除其他系统性疾病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实验室检查为盆底疾病的诊断提供辅助信息,确保治疗方案的全面性和安全性。

盆底检查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手段,全面评估盆底结构和功能。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功能评估和实验室检查,可以准确诊断盆底疾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