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先天性巨结肠的症状

2025.08.22 16:42

先天性巨结肠的症状包括新生儿胎便排出延迟或困难、腹胀明显且进行性加重、呕吐物含胆汁或粪便样物质、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生长发育迟缓。具体分析如下:

1.新生儿胎便排出延迟或困难:正常新生儿多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排出胎便,而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因肠道神经节细胞缺失导致肠蠕动障碍,胎便排出时间常超过48小时,甚至需灌肠辅助。部分患儿可能仅排出少量胎便,伴随排便费力、哭闹不安。

2.腹胀明显且进行性加重:由于病变肠段持续性痉挛狭窄,近端结肠代偿性扩张积气,腹部膨隆呈蛙腹状,腹壁静脉显露。触诊可触及质硬粪块,叩诊呈鼓音。腹胀程度与进食量相关,喂养后症状加重。

3.呕吐物含胆汁或粪便样物质:肠梗阻引发反流性呕吐,早期为胃内容物,后期因梗阻未解除,呕吐物混有胆汁或肠内发酵的粪渣,气味酸臭。频繁呕吐可能导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4.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病变肠段失去正常蠕动功能,听诊肠鸣音次数减少或完全消失,反映肠道动力障碍。需与机械性肠梗阻的高调肠鸣音鉴别。

5.生长发育迟缓:长期营养吸收障碍导致体重增长缓慢,皮下脂肪减少,肌肉消瘦。年龄较大患儿可出现贫血、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

先天性巨结肠需早期诊断干预,避免发生小肠结肠炎、肠穿孔等危重情况。喂养应少量多次,术后需定期随访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出现发热、血便或腹胀突然加重应立即就医。